2021LPL全明星周末在??谟^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舉行。在頒獎典禮上,本季英雄聯(lián)盟全球總冠軍EDG榮獲LPL賽區(qū)年度最佳俱樂部,乒乓球名宿鄧亞萍、九球天后潘曉婷和前男籃國家隊主力球員朱芳雨等跨界運動員齊聚海口,共迎盛事。電競正逐漸改變傳統(tǒng)認知,進入眾人視野,那海南的電競發(fā)展水平如何呢?近日,記者走訪??诓糠衷O立電競專業(yè)的高校,帶大家近距離了解電競專業(yè)學生的一天。
電競專業(yè)學什么?
2班級分成7個“俱樂部”模擬運營
近日,記者來到??诮洕鷮W院(以下簡稱海經院)昆侖電競館。電競館內設競技臺,配套設施齊全,左右兩排各六臺電腦,分別為五臺比賽電腦,一臺備用電腦。競技臺中央是主熒幕,可觀看比賽情況,主熒幕對面是觀眾席。除了競技臺和觀眾席,這里還設有一間獨立的解說室。
場館內,2020級學生正在競技臺上進行“俱樂部”間的比賽。“比賽每周二舉行一次,8點20分上俱樂部運營和管理(課程),8點40分開始抽簽,抽簽結束后正式比賽,一直到中午12點。如果比賽沒打完,會延期到周三或周四上午,下午沒有專業(yè)課,俱樂部之間可以自己組織訓練賽。”海經院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yè)授課老師吳松告訴記者,電子競技專業(yè)不僅僅是打游戲,學生能學到職業(yè)俱樂部真實的運營模式,“我們專業(yè)有兩個班,分成7個俱樂部進行模擬運營,所有配置跟真實俱樂部基本一致。”
據吳松介紹,班級“俱樂部”模擬國內職業(yè)電競俱樂部運營模式,啟動資金3000積分,每個俱樂部有10-12人,內設經理、策劃、運營、數據分析、教練、領隊、5名選手,人數多的可外加1-2名替補選手。每人都有“基礎工資”,會根據所處段位的不同給予工資,段位越高的“工資”越高。此外,每名選手還有相應的“違約金”。
“如果選手在合同期內想跳槽去其他俱樂部,簽下該名選手的俱樂部就必須繳納相應的‘違約金’。”吳松表示,“贏一場比賽獲100積分,積分可以轉化為工資。此外就是招商,俱樂部要實現營收就必須招商。招商權在我手里,學生把招商方案做好發(fā)給我,我會跟他們講解方案的優(yōu)缺點。有一些俱樂部打比賽無法賺取積分,加上招商方案不吸引人,最后入不敷出,就會‘破產’。”
“如果俱樂部‘破產’了,還可以進行選手交易。比如某個俱樂部一名選手很強,但是目前該俱樂部已經瀕臨破產,不足以支付該名選手的工資,另外一個俱樂部資金充足,這個俱樂部就可以跟該名選手簽一個買賣協(xié)議,將該名選手買過來。或者是在周二打比賽當天,俱樂部有同學請假沒來,那俱樂部就可以開一個租借協(xié)議,租一個選手多少錢。”吳松說,由于條件受限,很多內容都無法展開去實施,在學校里他們也只能盡可能去模擬國內一些職業(yè)的電競俱樂部運營模式。
“到學期末,積分最高的俱樂部會獲得相應獎勵,如網費、紀念文化衫等。”吳松說。
為啥選擇電競專業(yè)?
有人認為有前景,有人真心喜歡
海經院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yè)大二學生黃志(化名)告訴記者,他們一般早上7點20分起床,偶爾會有老師組織晨跑,一般8點20分開始上第一堂課,課程內容主要是學習俱樂部的運營與管理、賽事策劃等與電競相關的內容,如果恰逢周二比賽日,可以通過實踐更好地了解電競。
“我覺得電競產業(yè)目前是一個朝陽產業(yè),越來越火。我認為電子競技跟平常的體育運動差不多,這是一個以游戲為基礎的競技項目。”黃志表示,他畢業(yè)后想從事電競相關工作,如俱樂部的運營管理和賽事策劃等。
大三學生左立(化名)告訴記者,他即將開始實習,目前有很多家公司聯(lián)系了他,“我在等一家運營策劃公司的回復,如果沒回復,我會到一家電競館擔任電競顧問。電競館不同于盈利性網吧,會承辦一些賽事,做電競相關的產業(yè),需要有專業(yè)知識的人,電競顧問主要負責賽事方向策劃和咨詢。”
“當時我選擇這個專業(yè),家人極力反對,他們認為電競就是一個打游戲的職業(yè),不務正業(yè)。我一直關注中國電競行業(yè)的發(fā)展,高一時偶然與母親聊天,我說想走電競這條路,家人還是支持了。”左立告訴記者,后來家人也逐漸了解電競不是單純的打游戲,而是一個走向世界的行業(yè),其中包含了諸多產業(yè),如教練培養(yǎng)、俱樂部運營、賽事策劃等。
“在我看來,電競跟傳統(tǒng)體育賽事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不同的地方可能就是在受眾群體。”吳松表示,電競進入亞運會有三大好處,一是能提高電子競技的知名度;二是能促進更多人從觀念上改變對電子競技的看法;三是對電子競技整個產業(yè)以及賽事的發(fā)展具有推動作用。
“電競不等于游戲,很多人對電競和電競專業(yè)有誤解,包括我們現在培養(yǎng)的電競專業(yè)學生,是為整個電競產業(yè)服務的,而游戲只是一種比賽的形式。”吳松表示,學校一直在積極引導學生,讓他們理解電競不是打游戲,而是一個產業(yè),電子游戲已發(fā)展很多年,但是電競卻是一個新興的產業(yè),需要一步步去摸索,找到培養(yǎng)人才的途徑,“如今,電競已經被列入《海南省“十四五”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規(guī)劃》,我對電競產業(yè)未來發(fā)展充滿信心。”
電競選手如何轉型?
巔峰時期過后可轉做賽事策劃統(tǒng)籌等幕后工作
2019年,藍文鍵高三畢業(yè),憑著對電競專業(yè)的喜愛,他毅然報考了海南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海南體職院)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yè)。
藍文鍵來自瓊海,初中開始接觸英雄聯(lián)盟,當時非常喜歡,也玩得越來越好。從高二開始,藍文鍵不斷參加網吧海選比賽,那時獲勝后有幾百元獎金,有時還會獎勵電磁爐。
因為喜歡玩游戲,高考成績出來后,藍文鍵根據興趣愛好,查找了很多關于電子競技專業(yè)方面的知識,覺得電子競子是具有未來發(fā)展前景的專業(yè),便填報了海南體職院電競專業(yè)。他的想法也得到父母的支持,報考后被順利錄取。
“入學后學習的內容和我預想的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從純玩(游戲)轉換到了相對專業(yè)(地玩游戲)。經過系統(tǒng)訓練,我整體能力有所提高。”藍文鍵說,他因為身體原因留了兩級,在最巔峰的時候,參加2020TGA騰訊全國電競運動會英雄聯(lián)盟省隊賽(簡稱TAG省隊賽)獲得亞軍。那段時間訓練強度會比平時大,每天嚴格按照教練的制度科學學習、訓練。藍文鍵參加的比賽很多,與同學組建團隊參賽也曾奪得不少獎牌。
藍文鍵表示,他今年23歲,手速、狀態(tài)均下降,電競運動員的巔峰期較短,一般在18歲至27歲之間,目前他已退出海南省電競隊。不能在電競賽場上征戰(zhàn),是每一位電競運動員的遺憾,藍文鍵現在在學習賽事策劃統(tǒng)籌,后期將轉幕后。
行業(yè)未來發(fā)展如何?
電競人才未來需求量已達500多萬人
2019年,海南體職院和海南省電子競技運動協(xié)會共同組建海南省電競隊,現共有17名隊員,年齡在18-26歲間,隊員中大部分是高校學生,也有少數電競愛好者。記者來到該隊訓練基地,海南體職院大二的學生正在上理論課。
據海南省電競隊教練李湘黔介紹,目前海南體職院共有100名學生,在校生70人。因為場地受限,海南體職院每年通過全國統(tǒng)招錄取30多名學生,只要高考達到學校分數線即可報考,“就算是從未接觸過游戲的人也能報考,不一定要具備游戲基礎,從零開始學習的學生大部分會從事幕后工作。”
“電子競技常被誤認為是在打游戲,其實它是已被國家承認的體育運動項目。”李湘黔說,電子競技于2003年11月18日被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且電競已進入亞運會,這是給電子競技體育運動“正名”了。
李湘黔稱,目前高校電子競技運動和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就業(yè)方向包括電競主播、文字策劃、導播等,課程主要是理論與實操課相結合,學校與多個企業(yè)合作,聘請在職的專業(yè)人士為學生授課。
李湘黔稱,要成為一名職業(yè)的電子競技運動員更多看天賦。他自2019年成為海南省電競隊教練以來,只有3名較為有天賦、有實力的學生被推薦到上海專業(yè)俱樂部當二線運動員。這些運動員除了個人能力出色外,他們在省賽、全國賽等比賽中表現優(yōu)異,獲得過各類獎牌,“遇到這樣的學員,教練都會推薦到省隊,在省隊如果取得不錯的成績,會進一步推薦到專業(yè)電競俱樂部當二線運動員。”
李湘黔說,近年來,電子競技行業(yè)處于蓬勃發(fā)展期,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據統(tǒng)計,電子競技人才未來需求量已經達到500多萬人。從事電競幕后工作和電競職業(yè)選手的收入不同,幕后工作者工資主要在4000元-30000元,職業(yè)選手單是工資有10000元-50000元,還不算獎金等收入。
【小建議】
不要讓電競成為孩子玩游戲的理由
海南省電子競技運動協(xié)會常務秘書長宋慧慧接受采訪時表示,電子游戲作為電競產業(yè)中的一部分,不能完全畫上等號。與體育產業(yè)一樣,電競除了游戲本身,還有相關產業(yè)鏈,除了職業(yè)選手外,還有賽事策劃、俱樂部運營、賽事內容解說等細分,電競行業(yè)與電競經濟已然成為一大新興產業(yè),具有廣闊前景。
在職業(yè)選手看來,電競不會讓個人沉迷,因為它是一份職業(yè),需要長時間艱苦的訓練和團隊合作。電競需要很強的責任心和自律精神,而沉迷游戲的少年欠缺的恰恰是這兩點。
宋慧慧表示,如今國家出臺最嚴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規(guī),引導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是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護,防沉迷政策可以讓青少年在家中、學校中更專注于提升綜合素質,這對電競會是一件好事。
電子游戲對于現階段的孩子來說,更多的是一種興趣愛好以及消遣形式。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從孩子的需求作為出發(fā)點,不要讓電競成為孩子玩游戲的理由。此外,家長需要理性看待電競。 (記者林道亨符小霞)